葡萄牙孔子学院联盟是由葡萄牙五所孔子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机制。联盟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旨在加强孔子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文教育质量,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两国人文领域的深度合作。联盟的核心职能包括:合作开发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联合举办高水平文化品牌活动、创新人文交流的项目以及提升孔子学院的管理水平。
联盟的运行采用轮值主席制。联盟推选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担任第一届轮值主席,负责两年任期内的工作组织和协调。
葡萄牙孔子学院联盟是由葡萄牙五所孔子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机制。联盟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旨在加强孔子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文教育质量,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两国人文领域的深度合作。联盟的核心职能包括:合作开发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联合举办高水平文化品牌活动、创新人文交流的项目以及提升孔子学院的管理水平。
联盟的运行采用轮值主席制。联盟推选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担任第一届轮值主席,负责两年任期内的工作组织和协调。
黑龙江省孔子学院联盟成立于2022年9月,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黑龙江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及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首批理事成员单位由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河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等7所高校组成。哈尔滨师范大学是联盟首届联盟理事长单位。黑龙江省孔子学院联盟是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对孔子学院发展的积极探索。联盟将搭建龙江孔院高校的合作平台,促进院校间在共建联合互动工作机制、共建共享智库资源、共建人才培养机制、共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协同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有利于聚集和整合黑龙江省内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助力中外教育合作,服务黑龙江省文化交流“走出去”,为实现“建设开放龙江”和“构筑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聚集整合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孔子学院(课堂)在中文国际教育、加强中外友好合作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八所高校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联盟于2021年11月5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联盟以“互通互鉴、合力共赢”为宗旨,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地位,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为主体、其他单位为支撑的区域孔子学院(课堂)联盟,合作领域包括孔子学院(课堂)暨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互联共享、政策咨询等方面。
联盟是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协调下,以省内承办孔子学院(课堂)的中方院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院校为主体,以及其他致力于国际中文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学校、企业和组织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非营利性、非法人的学术组织,旨在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盟的主要任务是: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按照《联盟规程》要求,整合各成员单位的优质教育资源,负责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江苏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水平,为国际中文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江苏方案,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振兴贡献江苏力量。
管理机制:联盟设秘书处单位一个,实行轮值制,每届任期4年。秘书处主要负责联盟日常办事和管理机构,负责开展联盟各项具体工作。同时,为确保联盟高质量、高效益运行,设理事长单位一个,副理事长单位7个,理事单位若干。
泰国孔子学院(课堂)发展联盟是由泰国孔子学院和独立孔子课堂自发组织成立的非官方组织。泰国孔子学院(课堂)发展联盟以促进泰国中文教学发展、中泰文化交流及中泰友好关系发展为宗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通”“共享”“共建”的合作理念,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努力构建泰国孔子学院(课堂)区域特色发展新模式。联盟理事会由轮值主席单位和轮值副主席单位组成。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由行政部(牵头单位:曼松徳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策划部(牵头单位: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活动部(牵头单位: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宣传部(牵头单位:孔敬大学孔子学院)、技术部(牵头单位:清迈大学孔子学院)五个部门构成,负责日常工作。
塔吉克斯坦目前有两所孔子学院,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8年8月,冶金学院孔子学院成立于2015年8月,两所孔子学院共设立教学点18个,基本覆盖首都杜尚别、工业重镇库盏市及周边,是塔吉克斯坦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力量。为切实推动塔吉克斯坦国际中文教育水平,发挥塔吉克斯坦两所孔子学院的各自优势,实现塔吉克斯坦两所孔子学院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形成合力的目标,成立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教育联盟。共同开展(不局限于)下列工作:
1.两所孔子学院共同拟定塔吉克斯坦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塔吉克斯坦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2.在符合相关及各自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师资短期交流及轮岗,联合开展业务合作。
全球中医特色孔子学院海外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of Chinese Medicine (GACICM)于2020年9月由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中医与再生医学孔子学院发起成立,集合了全球17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课堂)。联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加强课程联合开发,深化经验交流,扩大资源共享,为推动孔子学院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增添了动力。联盟还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制定了联盟章程,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和执行委员会会议,定期举办系列中医药文化讲座,交流全球中医药教育、研究和临床等相关问题,集资集智、共迎挑战、共享机遇,共谋中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携手推进中医药全球化进程,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卫生健康事业。
重庆市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成立于2018年5月28日,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重庆市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高校、中小学或相关机构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发挥作用、提升影响的原则,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吸纳各方智慧,加大重庆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促进重庆对外人文交流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有23所大学、14所中学,3所小学。
联盟设立理事会,理事会由孔子学院(课堂)合作机构组成。重庆师范大学为理事长单位,重庆南开中学为副理事长。联盟设秘书处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设在重庆师范大学所在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秘书处有四个内设机构:交流联络部(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宣传报道部(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政策研究部(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项目活动部(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安徽省孔子学院师资培训基地于2017年11月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全省汉语和中国文化海外推广工作,为全省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培训储备优秀师资力量,探索研究孔子学院发展过程中教学、教材、教师等问题,促进安徽省海外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依托安徽省师资培训基地,服务全省国际中文教育工作:
1) 开展全省孔子学院项目推介及培训活动;
2) 成功举办首期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培训;
3) 开展全省公派汉语教师项目线上项目推介及培训会议;
4) 开展安徽省孔子学院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
5) 重视理论研究和探索:孔子学院建设研究课题成果丰富;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申报工作;
6) 积极参与国家公派教师岗中培训和线上本土教师培训工作
7) 关注孔子学院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成立“孔子学院云心理咨询室”
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是“安大孔办省师资培训基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成立于2021年7月8日,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院校以及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学校、企业或相关机构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川渝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川渝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盟实行双秘书处机制,秘书处设于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
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于2016年11月正式揭牌运营,委托浙江师范大学管理。该中心主要承担浙江省省内高校孔子学院和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业务管理工作,并为浙江省各院校、孔子学院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积极做好孔子学院和国际中文教育各项业务的上引下联工作。
成立以来,中心承担了浙江省孔子学院各类师资的资格审查及考前培训工作,承办全国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工作会议、浙江省国际中文教育会议等,主办孔子学院师资项目宣讲、选拔考试、派出培训,孔子学院管理人员赴外参访、信息简报、微信公众号等项目,服务各类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管理人员7000人次。
江西省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成立于2020年11月18日,由省内孔子学院合作院校组成。联盟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江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负责会议召集、资料编撰等日常事务。现有12个成员单位,现共建设16所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心。
联盟本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的原则,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交流,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孔子学院管理等领域开展了有效的合作,为增进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推进孔子学院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吉林省孔子学院(课堂)联盟成立于2020年10月28日,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吉林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合作单位组成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推动孔子学院(课堂)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加强区域内孔子学院合作大学互学互鉴,促进校际交流,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增进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共识。
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成立于2019年12月10日,是全国第一个以孔子学院为纽带的国际高等教育民间多方合作组织。
目前,联盟共有43个成员单位,其中辽宁省高校13所,国外高校30所。联盟设理事长单位1个、副理事长单位8个,大连外国语大学当选为首届理事长单位。联盟的宗旨为:集中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吸纳各方智慧,立足辽宁,加大教育、文化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联盟秉承“开放·包容·共赢”的理念,旨在促进辽宁省海外孔子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扩大成员间的校际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相关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同时,联盟还将致力于深化国内外校企合作,推动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企业“走进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河北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院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于2019年4月24日。联盟现有中方院校盟主单位10家,成员单位52家。联盟旨在促进各学校间交流办学经验、共享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支撑,推动河北省孔子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联盟秉承“互动、互学、互通、互惠”理念,建立沟通联络和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各方优质教育资源,使各盟员院校都参与到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和发展中。
联盟院校坚持互动,盟主和盟员的互动,外方合作院校之间的互动,外方合作院校和盟员单位的互动以及不同孔子学院联盟之间的互动,建立起顺畅的互动机制;联盟院校坚持互学,加强彼此之间学习,完善形式,充实内涵,建立联盟管理的相应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研讨和理论研究水平,总结具有推广价值的孔子学院办学模式;联盟院校坚持互通,通过共同探讨、研发,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发展和本体研究,彼此达成共识,推动资源共享,构建互动平台,达到联盟内部的融通;联盟院校坚持互惠,各个盟员单位的学科优势互惠,海外孔子学院资源互惠,教师和学生的互惠。河北省孔子学院(课堂)中方院校联盟以此致力于河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四川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成立于2021年7月8日,是在自愿、平等、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由四川省内孔子学院合作院校及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开放性、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以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提升影响为原则,立足四川,服务西南,加大四川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盟秘书处设于四川师范大学。
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成立于2016年12月,由建设孔子学院的上海高校和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组建,目前共有17家成员单位。截至2020年11月,联盟单位在全球31个国家合作共建了42所孔子学院、65个孔子课堂、344个教学点。联盟积极发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平台作用,齐心协力打造孔子学院发展的上海特色。借助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发挥上海教育持续开放与创新的特长,创立了: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年度白皮书、国际中文教师培训项目“语虹讲堂”、孔子学院与国际中文教育专题研究与国际会议、老院长论坛等品牌项目。